close







號稱阿含專家的釋印順,所說為何與經論相悖呢?




立即點擊


號稱阿含專家的釋印順說:【佛教後期,發展為七識說,八識說,九識說。佛的區別識類,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據,唯有眼等六根,那裡會有七識、八識?大乘學者所說的第七識、第八識,都不過是意識的細分。】(印順《佛法概論》p.111)釋印順主張「唯有六識,根本沒有第七第八識。後來出現的第七第八識其實都只是第六識所細分出來的。」然而,眾所皆知,18界為:眼根界、耳根界、鼻根界、舌根界、身根界、意根界(第七末那識)、色塵界、聲塵界、香塵界、味塵界、觸塵界、法塵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顯示更多號稱阿含專家的釋印順說:【佛教後期,發展為七識說,八識說,九識說。佛的區別識類,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據,唯有眼等六根,那裡會有七識、八識?大乘學者所說的第七識、第八識,都不過是意識的細分。】(印順《佛法概論》p.111)釋印順主張「唯有六識,根本沒有第七第八識。後來出現的第七第八識其實都只是第六識所細分出來的。」然而,眾所皆知,18界為:眼根界、耳根界、鼻根界、舌根界、身根界、意根界(第七末那識)、色塵界、聲塵界、香塵界、味塵界、觸塵界、法塵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六根觸六識為緣而有六識出生,而意根是無色根,是心法,意根當然就是第七識,只是不以「第七識」或「末那識」為名相來宣說,阿含經教其實已經提到第七識,怎會說是後來發展出來的呢?另有諸阿羅漢的論文為證:五蘊與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相攝時,則:《舍利弗阿毘曇論》卷3:「云何識陰?意入是名識陰。云何識陰?意根是名識陰。云何識陰?若心意識六識身、七識界,是名識陰。云何識陰?若識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麁細卑勝遠近,是名識陰。云何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云何眼識身?緣眼緣色、緣明、緣思惟,以此四緣,識已生今生當生不定,是名眼識身。云何耳鼻舌身意識身?緣意緣法、緣思惟,以此三緣,識已生今生當生不定,是名意識身,是名六識身。云何七識界?眼識界、耳、鼻、舌、身識界、意界、意識界。」(CBETA,T28,no.1548,p.545,b9-18)尊者法勝《阿毘曇心論》卷1:「謂法離身見等諸煩惱,亦解脫諸漏有為,從因生故。是一切及前說盛陰,此總說陰;是五陰:『色痛(應云覺也)想行識』。問:色陰云何?答:十種謂色入亦無教假色是分別色陰牟尼之所說十種,謂色入者,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細、滑;亦無教假色者,如業品說此色是色陰。分別色陰時,是世尊說:所名曰識陰此即是意入於十八界中亦復說七種謂識陰即是意入,亦界中七種分別:眼識、耳、鼻、舌、身、意識及意。」(CBETA,T28,no.1550,p.809,b27-c9)尊者法救《雜阿毘曇心論》卷1:「所名為識陰此即是意入於十八界中亦復說七種謂識陰即是意入,十八界中說七心界。」(CBETA,T28,no.1552,p.871,c26-28)識蘊就是意入、意處;五蘊與十八界相攝時,則識蘊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識界及意根界」,共為七心界。****阿羅漢都開示18界中共有七識界,而釋印順竟然搞不懂18界,還能號稱是阿含專家,誤導這麼多人,真是匪夷所思。請問:釋印順,所說為何與經論相悖呢?被釋印順誤導的人,為何看不出釋印順的六識論主張是嚴重違背經論的?更新:特地舉證了阿羅漢的論文來加以證明:意根就是第七識。可悲所有印順信徒,竟然都不針對這部份來加以辨正。信受了印順的六識論,真的只有「一問就倒」的結局了。只要一問,都無法面對問題來加以回應了。如此所謂的佛學泰斗釋印順的思想,真是不堪一擊啊!自古以來,只要是誹謗大乘的,下場不外如是。





任何人只要說法與經論相悖,就會不圓滿,而必須另創名相來自圓其說。釋印順如此,世昭慧與達賴也是如此,這就是說法與經論相悖的後果。 號稱阿含專家的釋印順說:【佛教後期,發展為七識說,八識說,九識說。佛的區別識類,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據,唯有眼等六根,那裡會有七識、八識?大乘學者所說的第七識、第八識,都不過是意識的細分。】(印順《佛法概論》p.111) 釋印順因為否定第八識,說法不圓滿,而必須自創意識的細分,來取代第七識及第八識的功能。 釋昭慧也是如此,由於無法圓滿解說因緣果報,只好自創業果報系統,來取代第八識的功能,否則就無法自圓其說。 密宗藏傳佛教喇嘛教的達賴也是如此,由於藏密修雙身法,必須用意識心體會淫樂,不能把意識心視為妄心。既要認取意識心,就必須把意識心說成具有第八識的功能,所以提出意識的極細心,但意識的極細心,仍是意識心,是所生法。 由上可知,只要否定第八識,就必須自創名相來自圓其說。 但佛是正遍知,已經正確的了知各種佛法,何需後代人來另立各種理論。





「圓證」真是學佛而不信真善知識的悲哀樣板。佛開示說人有八識,「意根」既是意識的根,但祂也是「心」,有「識」性,不說祂是第七識,什麼才是第七識?就自身找找看!意根就是第七識末那識,只是在解脫道裡,這個部分關係不大,所以佛在初轉法輪時,沒有多少著墨。?入楞伽經?卷七,佛云:「大慧!阿黎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具,常不斷絕,身俱生故。」請問這裡面有沒有顯示第七、八識?難道非要佛親口講出第七、第八識才算數?自己不知道「意根」就是「第七識」,不就是分不清根與識的愚人嗎?2013-12-1213:50:41補充:「天行者」說:【佛陀是將七識,八識集中在識蘊內講.即為六識論。所以沒有提阿賴耶識。後代唯識宗才又分立。】世尊說法無不清楚明白至極點,老婆到不行,請問世尊何曾「將七識,八識集中在識蘊內講」?莫謗佛、莫謗法才好!果報嚴重!佛開示:「根、塵為緣,生識。」意識尚需意根為緣方能生起,豈有倒過來將第七識意根變成意識的一部分之理?可六識論顛倒偏邪。【大乘的說法︰謂心、意、識其體各別,「心」為第八阿賴耶識,「意」指第七末那識,「識」指前六識。】此乃正確說,難道要學印順,不知不懂就乾脆予以否定嗎?眼根界、耳根界、鼻根界、舌根界、身根界、意根界(第七末那識)、色塵界、聲塵界、香塵界、味塵界、觸塵界、法塵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什麼時候出現第七識啊????不是只有十八界嗎???何時出現十九界第七識???看來又是正覺同修會在亂改'亂扯2013-12-1115:30:47補充:正覺同修會到現在仍分不清意根是根還是識難怪唐三藏法師玄奘會說:[愚者難分識與根]2013-12-1115:31:14補充:正覺同修會到現在仍分不清意根是根還是識難怪唐三藏法師玄奘會說:[愚者難分識與根]正覺同修會的確夠蠢2013-12-1115:38:17補充:照塵這個邪惡的腦袋蠢到連[末那識是根還是識]都分不清有何理由來罵印順法師???吾支持印順法師論點意見004意見007意見008+1~按讚~拍手佛教禪修也是抄襲禪那教,改稱數息止觀四禪..."法"無空幻想像論述請問支持第八菩薩識、第九佛識之大德,如何運用第八菩薩識、第九佛識得福德與智慧兩足?呦開始廢話佔意見區了打算這題意見要破百囉無太佛彌勒好玩哉好玩哉!.釋印順,所說為何與經論相悖???楞嚴經:「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所以才會有【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一虧正見,即陷群邪。】之說。錯誤一籮筐的,不僅釋印順如此,藏傳佛教法王、活佛、仁波切...皆是如是!!!所以經上才說:「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釋印順說:【佛教後期,發展為七識說,八識說,九識說。佛的區別識類,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據,唯有眼等六根,那裡會有七識、八識?大乘學者所說的第七識、第八識,都不過是意識的細分。】那麼請問華嚴經上的義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識又是第幾識。難道是意識?但意識是生滅心。不能出生萬法。所以釋印順的糊塗說法就違背經義了!!!.那樓上所說,認為正覺會是代表大乘做出絕地大反擊之意囉?(學術界以批判既有的知識,做翻案文章為要務不是新聞囉)而你們所說的煙霧彈已經很多人都討論過?可以印證不敢上台辯論的亨子講過的那一句:為何XX如此暴躁,而照塵如此淡定呢?如果這不能成立,何者才能成立呢?如果亨子講錯,請加足火力吧!總開小號到處晃,還要她命理版得罪過的好多位老兄還通報勒!!2013-12-1022:23:43補充:淡定的照塵vs暴躁的小太妹你所說的阿塵不會與你計較!也不要說一堆論壇,各家論壇管理手段比知識家嚴格多了!---------------------你所說的印順學說被迫與否我可不關心,時間會證明一切!可是為印順解錯大乘法開脫,就不怎麼理智了!我等淡定的看你們如何演出這齣轉移焦點的大戲!而照塵會有何回應?讓我們看下去!2013-12-1022:34:12補充:我下的結論是根據上述嗆聲的文字!不高興請自己看一遍你PO的字!有不高興,找亨子郭豐興,我引他下的結論,你就自己去找她說明白!太后~~~~2013-12-1022:43:07補充:太后~~~別轉移焦點啦!【正孑同孓會】為你所創的會,正覺同修會是蕭平實創的會,兩者無關!我既然可以知道你的暱稱,其他的還會少嗎?你不是拉了一個原始佛教協會?------------------夠了,就這樣!其他的部分善用搜尋列即可!你也承認囉!老蕭為大乘做出絕地大反擊^^2013-12-1022:45:26補充:我已經把辨證資料露了頭!你想玩老套我不給你機會,我有意見會以評論方式呈現!淡定的看你玩下去!藍吉富說:「大乘非佛說,早已是學術界的共識了。」2013-12-1020:15:51補充:在釋迦牟尼時期,既不參加婚禮,也不參加葬禮。釋迦牟尼認爲人必須自修方能從輪回得解脫,不再有生死之苦。釋迦牟尼認爲婆羅門教的超度對死人一點也沒有幫助,且與業力教理相衝突。但是原始佛教時期,佛教勢力仍然很小,信徒不多。大多數印度民衆仍請婆羅門爲他們的死人做超度儀式。爲了吸引更多民衆來信佛教,大眾部佛教抄襲了婆羅門教的「細身說」,而把它改稱爲「中有」或「中陰身」。為了要有效解釋「中有」或「中陰身」的概念,大眾部佛教不惜竄改經典,也開始為民衆超渡死人。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就成了後來大乘佛教所說的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充其量也不過就是抄襲婆羅門教的「梵天」思想。2013-12-1020:22:02補充:原始佛教講究的是修行得證不受後有;大眾部佛教為了拉攏信眾,卻往婆羅門教靠攏,追求那永恆常存的「梵天法身」。婆羅門教認為,每個人都是從「梵天法身」流出來的,將來有一天還是會流回梵天的。大乘佛教經過巧妙的修飾,竄改婆羅門教的「梵天法身」論述,末那識的堅固我執,根本就是抄襲從「梵天法身」流出來的每一個個體。而阿賴耶識則是受到末那識染汙的「梵天法身」。必須經過修行,才能讓阿賴耶識潔淨無染,則是抄襲婆羅門教的,每個人都要努力修行,才能流回梵天法身。2013-12-1020:31:14補充:最要不得的就是,大乘佛教還承襲了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婆羅門教將人民分成婆羅門種、剎利種、吠舍種和首陀羅種,一生一世不得更改。這種極具種族歧視的思想,大乘佛教不但完全承襲下來,而且還變本加厲,將阿羅漢打入了焦芽敗種;則稱自己是菩薩,是佛種,而且是長遠久劫無法更改。2013-12-1020:34:23補充:大乘佛教傳到了中國,大乘佛教為了拉攏中國人士,又抄襲了道教的思想。所以胡適博士才會評論說:「大乘佛教是垃圾桶(Rashiton)。」意即大乘佛教活像一個垃圾桶,什麼都有!2013-12-1020:42:32補充:這些論述在【台灣原始佛教協會】早就已經被廣泛討論與接受了,如果不服氣的可以到【台灣原始佛教協會】去踢館啊!不要只會在這個沒有人氣的版面發問而已。2013-12-1021:11:01補充:佛教是講究因果法則的。就來看看,是什麼樣的因,造成【正孑同孓會】不斷地來此打廣告?還不是因為【正孑同孓會】的網站沒有人氣,沒有人要去逛,所以才會造成【正孑同孓會】不斷地出來打廣告的果。那又是什麼樣的因,造成【台灣原始佛教】不到處打廣告?就是因為【台灣原始佛教】的網站人氣紅不讓,【台灣原始佛教】在自己的網站就忙不過來了,哪有多餘的功夫出來打廣告。2013-12-1021:13:30補充:那為什麼【台灣原始佛教】會越來越壯大?因為他們論述正確,言之有理,說出來的都有根據。不信的話可以去【台灣原始佛教協會】的網站逛逛:www.oba.org.tw你們就可以了解詳情了。2013-12-1021:40:22補充:佛教是講究因果法則的。為什麼【正孑同孓會】的網站會沒有人氣,沒有人要去逛?因為【正孑同孓會】根本沒擔當,只會拿這個法師打那個法師,再拿那個宗派打這個宗派,到最後根本沒有自己的特色。就像照塵根本不敢去【台灣原始佛教協會】踢館,只敢在這個沒有人氣的版面發發牢騷而已。2013-12-1021:57:40補充:梁啟超在《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說:「楞嚴經是剽竊道教以及中國傳統思想而來的。」呂徵則說:「楞嚴一經,集偽說之大成。」日本僧人玄叡記載:《大佛頂經》是房融偽造,非真佛經也。由此可知,大乘非佛說,眾所皆知,已非區區一方之詞了。2013-12-1022:09:05補充:知識加佛教版真的已經沒有人氣了,以前發問中的問題還有十頁以上,現在發問中的問題只剩下四頁而已,而且還有將近一半的問題都是過期的。我都好幾天才來逛一次而已,久久來逛一次,結果就看見【正孑同孓會】還是窩在這裡,根本走不出知識加佛教版。有種的就到【台灣原始佛教協會】來踢館啊!我現在都在【台灣原始佛教協會】玩耶!不要只會在這個沒有人氣的知識加佛教版發問而已。永遠走不出知識加佛教版的【正孑同孓會】,看來氣數已盡了。2013-12-1022:29:24補充:哇哈哈!我把找到的資料貼上來,就變成暴躁的人了。你也真會妄下結論啊!自己拿不出具體的事證,你才是在玩轉移焦點的遊戲吧。2013-12-1022:31:25補充:根本還沒經過充分的討論,就妄下結論說「印順解錯大乘法」,看來是你在暴躁吧!2013-12-1022:35:20補充:其他論壇的管理比較嚴格,你就做縮頭烏龜,不敢前往了,這就你所謂的【為法忘軀】的大乘法啊!你怎麼一直在幫照塵找退縮的藉口啊!開始懷疑你跟照塵的關係????是????2013-12-1022:38:44補充:阿豹說:「有不高興,找亨子郭豐興,我引他下的結論,你就自己去找她說明白!」嗯!果然有【正孑同孓會】的特色,被人抓包了,就開始拉別人下水,沒有擔當的傢伙。2013-12-1022:52:23補充:阿豹說:「老蕭為大乘做出絕地大反擊!」誰說的?只會窩在沒有人氣的知識加佛教版,這也叫絕地大反擊?你怎麼老是在妄下結論?2013-12-1022:53:39補充:阿豹說:「淡定的看你玩下去!」看不出來,你有多淡定。2013-12-1022:56:04補充:阿豹說:「你想玩老套我不給你機會,我有意見會以評論方式呈現!」講明白一點,就是要做縮頭烏龜了。難怪不敢到【台灣原始佛教協會】去踢館。2013-12-1022:56:47補充:哇哈哈!意見用完了!明天再上來玩。2013-12-1513:27:16補充:怎麼還不見照塵網友去【台灣原始佛教協會】踢館啊!既然六識論如你所言,只有「一問就倒」的結局,那麼你就應該到【台灣原始佛教協會】,將他們一問就倒啊!怎麼結果卻是,【台灣原始佛教協會】越來越壯大,而你照塵網友所屬團體的網站卻是乏人問津,果然是末法時代,個個都只會口說大乘,心行卻是個修羅,到底誰比較像是一個笑話。2013-12-1513:34:06補充:誰都知道,知識加佛教版不一定會有精通阿含經的專家,【台灣原始佛教協會】卻是臥虎藏龍,多的是熟讀阿含經的人。你照塵網友不去【台灣原始佛教協會】提出你的質疑,真不知是你照塵網友缺乏智慧,不懂得在對的地方向對的人提問?還是你照塵網友心生膽怯,不敢去【台灣原始佛教協會】踢館?那麼你照塵網友所說「一問就倒」的結局,活生生就像是一記五爪大金龍,賞了你照塵網友一個狠狠的巴掌。到底誰比較像是一個笑話?2013-12-1513:50:26補充:西藏密宗已經以流亡政府為中心,散布到世界各地去了;原始佛教也已東南亞為根據地,散布到歐亞非各洲了;就連日本的日蓮宗、創價學會都已經成為國際級的組織;這些團體在台灣也發展得頗具規模了。只有你照塵網友所屬的團體,還窩在小小的台灣,跨不出去,就連【台灣原始佛教協會】,你照塵網友都不敢去「一問就倒」,到底誰比較像是一個笑話?2013-12-1523:06:03補充:講明白一點,就是準備作縮頭烏龜,不敢去台灣原始佛教學會「一問就倒」了。之前是誰大言不慚說:「有人毀謗,就必定有人破斥」?怎麼現在只敢笑兩聲而已?2013-12-1609:29:39補充:把網址貼上來呀,也讓我賺點檢舉獎金啊!快把網址貼上來呀,拿佛的開示來誹謗僧寶成天都在鑽文字的縫隙這是做學問搞考證某覺會的人只會搞這個這哪裡有一丁點的修行味道自己的本分事在哪裡一點兒也沒著落印順說印順的他有他的生死大事,你有你自己的洋洋灑灑一大篇,你的向上一著在哪裡你忙個甚麼2013-12-1113:01:32補充:整個某覺會幾乎都在做文字訓詁,引經據典做考證漢傳佛教經典這麼多這個會都把他等齊而觀所有的識這個字都把他當作一回事其實翻譯經典是個極為漫長幾乎是一千年的過程每個翻譯者的中文程度都非常不同梵文原典也都各屬於不同傳承翻譯到中國來在節骨眼上偶然用了識這個字0覺會消大師從此考證個沒完他還以為全世界大家都誤解佛陀本義他經過一番考證才真相大白其實消大師因為沒傳承所以進入佛門只會把佛陀教法做橫向的考證擷取一部經典的一句話來考證另一部經的一句話這是學術上的考證工作做著功夫能解脫的自佛陀以下到今天能真實斷貪嗔癡煩惱的一個也沒有2013-12-1113:01:46補充:面對經典應該自讀經的我們心底上產生效果而不是忘了自心只忙考證大肆批判全台灣乃至批到西藏藏傳佛教如何如何所以某覺會整個會都以考證為手段以批判各個大師為宗旨這會有甚麼結果大家都曉得2013-12-1614:00:57補充:某覺會的人想把佛陀醫生所說法編織成一套完整的法這一套完整的法,其中各個立論都經過引經據典的考證於是八萬四千法變成一個組織系統完整的體系一個法某覺會的人就拿這一個系統批判他所知道的每一個出家或在家人當然沒有一個人能像某覺會的人這麼完整這一套系統的錯誤在哪裡佛所說法的每一部經典都是完整的法弟子們只要完全相信乃至一部經終生奉持不懈,譬如終生相信阿彌陀經,專修持名念佛一定可以解脫一部經說不定才只是這個系統的一點點但是他的意義卻是完整的不需要全部了解這個系統之後才算是了解正法2013-12-1614:05:35補充:法無定法,世尊無定法可說,世尊所說法,非法非非法而這個某覺會卻堅持定法有了文字相的經典卻被文字所縛2013-12-1614:10:13補充:世尊說法完全看受法人的根器佛陀最高的證悟不是文字相能說盡的經典的全部不代表佛所說真理的全部都是瞎子摸象在相比較這不是通往真理的道路這也就是我們說某覺會錯誤的原因末法妖孽已為世人唾棄的正覺同修會照塵:嚴重違背經論,又來撕裂佛教、拿經打經壞佛了?佛陀是將七識,八識集中在識蘊內講.即為六識論。所以沒有提阿賴耶識。後代唯識宗才又分立。世尊在初轉法輪講阿含時把六識定位在識蘊中,因六識是依他起之生滅無常法,故有六識身之識蘊。意根是心法,在三界中屬遍計所執法,故與六識體性不同而列在根中。雜阿含經如是說意根的遍計所執性攀緣斷時,仍有個識住無所住即是涅槃。心、意、識:「心」是梵語質多(citta)的意譯,為集起之義。「意」是梵語末那(manas)的意譯,為思量之義。「識」是梵語毗若南(vij?āna)的意譯,為了別之義。亦即「心」為精神作用之中心,「意」指思考作用,而「識」則係認識作用。《俱舍論》︰「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復有釋言︰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為心,即此為他作所依止故名為意,作能依止故名為識。故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大乘的說法︰謂心、意、識其體各別,「心」為第八阿賴耶識,「意」指第七末那識,「識」指前六識。《雜阿含經》:「云何意是內入處。佛告比丘。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世親菩薩於《攝大乘論釋》中亦云:「諸師謂。諸菩薩成立一意識。次第生起。意識雖一。若依止眼根生。得眼識名。乃至依止身根生。得身識名。此中更無餘識。異於意識。離阿黎耶識。此本識入意識攝。以同類故。此意識由依止得別名」.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210000015KK03406

9D1C50A44D654017
arrow
arrow

    55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